媒体:国足有大量战术问题未解决 伊万难辞其咎
球天下10月15日讯 10月14日,《足球报》深入分析了中国国家队在2026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8强赛中遭遇三连败的原因,围绕主教练伊万科维奇的几大争议点展开了讨论,主要包括球员选拔、比赛策略以及现场指挥应变。

国足
首先,在球员选拔上,伊万的选择备受质疑。在10月的集训中,伊万仅因球员受伤临时征召了胡荷韬和曹永竞,这暴露出球员考察的覆盖面不足,选拔标准也未完全基于球员的当前状态。部分球员在其不熟悉的位置上被安排出场,影响了战术的执行效果。例如,蒋圣龙、胡荷韬和韦世豪的场上位置安排并不理想,限制了他们的发挥,削弱了整体战斗力。
其次,在防守方面,国家队的定位球防守问题极为突出。在前三场比赛中,因头球失分高达6次,暴露出防守定位球时盯人不紧的顽疾。虽然国足后卫在身高上具备一定优势,且禁区内防守人数不少,但球队在关键时刻依然无法有效控制对手的跑位,频繁出现漏人的情况。球队似乎在备战中未能对对手的定位球战术做出针对性的准备,而对手却能够通过灵活的跑动和精确配合,找到防守漏洞并加以利用。
进攻方面,由于对手实力强劲,中国队在控球率上处于明显劣势,缺乏明确的进攻和反击策略。这成为外界批评伊万的焦点之一。国足在运动战中无法持续对对手施压,前场配合不流畅,往往难以形成有效进攻,最终在对手的攻势下频频失守。虽然伊万的球队在每场比赛中都有所进步,但面对对手在下半场的战术调整,球队的应对能力不足,反应迟缓,最终错失反转局势的机会,屡屡被逆转。
伊万在球员选拔和战术调整上的争议,加上防守定位球的顽疾,使得国家队陷入了困境,急需改进以应对后续的比赛。
本站声明:以上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
暂时没有评论!
推荐阅读
-
11月12日19:35,中国U22国足在熊猫杯国际邀请赛首战中迎战越南U22,新任国足主帅邵佳一亲临现场观战,这也是他上任后首次公开亮相。
-
韩国媒体《khan》近日撰文分析中国足协任命邵佳一担任中国男足主教练的背景,指出受限于最高 200 万欧元的年薪预算以及多名热门候选人的拒绝。
-
据《体坛周报》记者马德兴报道,邵佳一能够在多名本土候选者中脱颖而出,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其教练组的“土洋结合”配置得到了高层的认可。
-
据央视新闻消息,经过公开、严格的选聘程序,中国足球协会正式决定聘任邵佳一担任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主教练。
-
在11月5日进行的第十五届全运会U20男子足球小组赛中,浙江队凭借王钰栋的1进球1助攻,以2:1力克实力强劲的山东队,重新点燃晋级希望。2025-11-06 1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