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媒:足协新政是为保生存 未能提升中国球员能力
球天下1月9日讯 五星体育对于新赛季国内联赛实施的三大新政进行了点评,认为这些政策的出台旨在保障一些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生存,并对外援上场人数的增加表示可以提升中超观赏性,但却不足以解决本土球员能力问题。
中国足协
首先,文章提到了2016年10月27日中国足协发布的《中国足协职业足球俱乐部转让规定》和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专项治理工作会议”,其中规范了职业俱乐部的转让和中性名称的限制。然而,新赛季的“新政”对这两项政策进行了一些调整,允许异地迁移和冠名,但增加了一些条件和时间限制。
对于异地迁移,文章指出“有条件接受职业俱乐部的异地迁移,且原则上5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变更”,而对于冠名,则是“允许俱乐部在2024-2028赛季对所属球队冠名”。这显示出足协的新领导层并不希望让中国职业足球回到以前的状态,而是在保留变革的同时增加了一些限制。
文章还提到了外界对于这一“新政”的褒贬不一的评价,有的认为可以解决职业足球的生存问题,有的则认为是在倒车。特别是在2020赛季,江苏苏宁队夺得中超联赛冠军后却破产,标志着中超金元时代的泡沫破裂,职业足球进入新阶段。文章认为当前政策的重点是保障俱乐部的生存,而非继续泡沫时代的政策。
在文章的最后,提到了中超联赛外援上场规则的变化,即中超球队可注册7名外援,每场最多报名5名外援,上场最多5名外援。虽然这能提高中超的观赏性,但不足以解决中国球员的能力问题。为此,文章强调提高中国球员能力仍需从青训源头着手解决。
本站声明:以上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
暂时没有评论!
推荐阅读
-
8月4日上午,中国足球协会主席宋凯在北京会见了来访的越南足协主席陈国俊博士一行,双方正式签署了《中国足球协会与越南足球协会合作备忘录》。2025-08-06 11:26
-
据《东方体育日报》报道,国足新周期选帅进展迟缓的背后原因或远不止外界所见的“流程问题”,很可能是因为中国足协已难以单独拍板。
-
距离18强赛结束、伊万科维奇下课,已经过去了一个半月,备受关注的国足选帅工作却迟迟未有实质进展,甚至出现搁浅的迹象。
-
据天津媒体《今晚报》报道,中国足协正在为2010年龄段U15国少和2011年龄段U14国少选聘新任主教练,并倾向于任命年轻的本土教练。2025-07-27 10:47
-
球天下7月25日讯 据中国足协最新官方公告发布的关于2025下半年国际足球邀请和承办事宜相关的内容,可以了解到国足新帅或将在10月份开启的集训前敲定,毕竟在已经确定不会在9月份进行邀请赛并明确将邀请赛设定于10-11月以配合国际比赛日窗口期的背景下,显然中国篮协这2个月的重心放在了新帅的选聘工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