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足协准入乱象何时了 欠薪依然是一道门槛
球天下12月2日讯 中国足球的准入制度一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在涉及俱乐部欠薪问题时。尽管中国足协今年加强了对准入纪律的要求,提出“不再挽救个别俱乐部”这样强硬的言辞,但现实中的情况依然未见根本改变。问题的根源在于“工资确认表”这一制度。每年,各俱乐部都能通过签署这份表格“顺利过关”,即使背后可能隐藏着严重的欠薪问题。虽然足协知道俱乐部在造假,但因为“大家心知肚明”,足协往往也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这种表面上的严厉,实际上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中国足协
准入的难点,在于俱乐部往往能够通过造假手段让“工资确认表”看似合规,尤其是当球员在压力下被迫签字,或是由他人代签时。足协本可以通过银行转账记录来验证俱乐部是否真实支付薪水,但这种简单而有效的方式却没有被采用,因为使用纸质确认表便能让俱乐部和足协都“心照不宣”地继续这种有违真实的操作。换句话说,足协和俱乐部的利益在这一过程中是高度一致的,俱乐部通过造假“过关”,足协也能避免剧烈的冲突和风险。
然而,这种表面上的“解决”最终只能是暂时的。中国足球深陷泥潭,欠薪问题早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每年进入新赛季,足协和俱乐部相互推诿,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球员的权益始终处于被侵害的状态,而解决欠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强化法律保障,杜绝俱乐部逃避责任的空间。
治本之策应当从法律层面着手,解决俱乐部注销后欠薪的追索问题。足协可以与司法部门合作,成立特别仲裁法庭,对已经注销俱乐部的欠薪进行追讨。这不仅能保障球员的权益,也能从制度上形成对欠薪行为的有效震慑。更重要的是,未来的俱乐部在面临金元泡沫带来的经济压力时,应该接受更加严格的财务监管,避免再次进入欠薪泥潭。
同时,对于金元时代遗留下来的欠薪问题,足协也应当考虑采取特事特办的办法,推动部分清偿,以缓解俱乐部的负担。而对于那些连球员薪水都无法支付的俱乐部,足协应当果断采取措施,终止其在职业联赛中的资格。治标的手段已经无济于事,唯有治本才能真正挽救中国足球的未来。
本站声明:以上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
暂时没有评论!
推荐阅读
-
据澎湃新闻报道,中国男足选帅工作已接近尾声,足协计划在本月底前敲定新任主教练,以便带队参加11月的两场国际热身赛。
-
10月8日上午,中国足协发布了2025赛季第二十九期裁判评议结果,其中涉及广西平果对阵重庆铜梁龙的两起判例受到广泛关注。2025-10-09 13:55
-
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于10月7日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召开了2025赛季第二十九期(20251007期)裁判评议会,对近期中超与中甲联赛中的5个典型判例进行了集中评议。2025-10-09 11:35
-
中国足协近日在官网公布了《2025赛季第二十九期裁判评议结果》,其中“判例五”引发了外界关注。
-
据多方信源确认,中国足协近期已启动国足新帅的正式面试环节,本周由技术部门组织专家团,对已通过初筛的报名者进行线上面试考核。
-
9月30日晚,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评议组召开本赛季第28期(20250930期)裁判评议工作,本期评议共涉及8个判例,来源于近期中甲联赛和女超联赛俱乐部的申诉。2025-10-02 13:42
-
针对中国足协即将在米兰与卡纳瓦罗进行直接会谈的消息,著名体育评论员韩乔生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表了颇具争议的点评。
-
据意大利记者斯基拉的最新报道,中国足协近期在选帅问题上有了新的动向,目标直指前国足主帅、意大利名帅法比奥·卡纳瓦罗。
-
据国内媒体报道,为了鼓励更多本土年轻球员赴欧洲五大联赛锻炼,中足联在周四召开的中超议事工作会议上,除了下发新赛季联赛准入规定修改意见稿外,还提出微调中超外援政策的建议。2025-09-22 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