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谈中国女足 练得苦不意味练得好不是输了就从头再来
中国女足日前结束了2023世界杯全部征程回到国内,官方媒体新华社撰文总结了中国女足本届世界杯之旅,谈到了中国女足首次小组出局的事实,并分析了其中原因。

新华社全文基调主要是反思,主要分析角度是球员个人能力、青训、联赛等方面。
新华社这篇点评中国女足的文章开头援引引起争议的王霜的言论,以及中国女足主帅水庆霞对于失利的看法。新华社表示:“中国足球总是在反思,但还是继续陷入“失利-折腾-再失利”的循环。因此我们更要反思,只有抛开所有情绪,去“睁眼看世界”,理清现状,找准症结,中国女足才会有真正的未来。”这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围绕这个中心论点,新华社就中国女足本届世界杯的不佳表现做出分析。聚焦中国女足1-6这场惨痛失利,也谈到了10人战胜海地女足一役。

新华社认为中国女足的“铿锵玫瑰”精神并没有被抛弃,但“降维打击,意志难以弥补实力差距”。这个分论点的依据是,中国女足在对阵英格兰的各项数据被碾压,并引述英格兰女足主帅威格曼的采访证明中国女足全场被对手牵着走。
借由日本女足的防守反击战术,新华社又谈到了一个观点:中国女足比赛阅读能力不足。
从这一角度出发,新华社引出第二个分论点:中国女足的困境是中国足球的问题。

新华社指出足球人口不足是选材的硬伤,并引出如下数据:北美地区注册女足球员近250万,欧洲注册女足球员突破200万,而中国足协注册女足球员约为1.5万人。
外界抨击女超联赛质量不高,但新华社的数据显示,中国女超联赛平均运营成本排在全球第一位,接近200万美元(约合1432万元人民币)。真正原因不是不投入,而是女超联赛体系不够完善,赛程不够稳定,经常受到其他因素影响中断,“现在一年联赛真正有质量的比赛不超过10场。”
新华社认为中国女足复兴之路既要关注顶级球员,也要扎根青训,这些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本站声明:以上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
暂时没有评论!
推荐阅读
-
王洪亮执教U17女足输球也振奋人心 U17女足无缘世界杯八强
北京时间10月29日凌晨,2025年U17女足世界杯1/8决赛率先打响,中国队以0比3不敌巴西队,止步十六强。2025-10-29 14:31 -
北京时间今晚23时30分,中国U17女足将迎来2025年国际足联U17女足世界杯1/8决赛,对手是南美劲旅巴西队。2025-10-28 14:20
-
在北京时间10月24日晚进行的2025年国际足联U17女足世界杯小组赛末轮中,中国U17女足以4比0大胜厄瓜多尔U17女足,以2胜1负的成绩锁定C组第二名。2025-10-26 13:53
-
北京时间10月22日凌晨,U17女足世界杯小组赛第二轮继续进行,中国U17女足迎战实力强劲的美国队。2025-10-23 1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