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23年更换14任主帅 均未能晋级世界杯
球天下6月14日讯 自2002年米卢率领中国男足首次晋级世界杯决赛圈后,国足的主帅位置便陷入频繁更换的“魔咒”,在过去20多年里共经历了14任主帅(不含米卢),从阿里·汉到伊万科维奇,无一例外都未能带队重返世界杯赛场,战绩起伏、用人争议、战术困顿等问题贯穿始终。
伊万
2004年阿里·汉带队闯入亚洲杯决赛,虽最终屈居亚军,但已是国足近年罕见的高光时刻。之后的朱广沪虽在东亚四强赛夺冠,却在亚洲杯折戟,成为27年来首次小组出局的主帅。2007年到2008年的福拉多与杜伊“双主帅”试验亦告失败,国足预选赛垫底出局。
高洪波两次执教令人印象深刻,尤其2010年东亚赛击败韩国终结“恐韩症”,但因预选赛战绩未达预期,两度离任。卡马乔执教期间成绩最差,1-5不敌泰国令全国哗然,足协还支付巨额违约金。佩兰带队曾在亚洲杯小组出线,但因两平中国香港,提前下课。
意大利名帅里皮曾一度让国足重燃希望,但终因前期战绩拖累无缘世界杯,随后两度辞职,留下“我不想再骗钱”的争议言论。李铁、李霄鹏和扬科维奇等本土教练接连上任,却同样未能扭转颓势。
至今的伊万科维奇执教国足1年多,正式比赛战绩为3胜2平6负,胜率仅27.3%。其单后腰战术饱受质疑,加上未能率队晋级18强赛,也正式走向下课。
回顾这14位主帅,最长任期不过20个月,最短仅带队数场,频繁换帅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足球体系的混乱与迷茫。要想真正崛起,国足亟需的不仅是“新帅”,更是一套长期、稳定、科学的足球发展规划。
本站声明:以上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
暂时没有评论!
推荐阅读
-
据《东方体育日报》报道,国足新周期选帅进展迟缓的背后原因或远不止外界所见的“流程问题”,很可能是因为中国足协已难以单独拍板。
-
距离18强赛结束、伊万科维奇下课,已经过去了一个半月,备受关注的国足选帅工作却迟迟未有实质进展,甚至出现搁浅的迹象。
-
北京时间今天早上,据《北青体育》消息称,中国男足有望在今年与乌兹别克斯坦进行热身,但是球队新任主帅却迟迟未能确定。
-
近日,前中国男足主帅布兰科·伊万科维奇在家乡克罗地亚瓦拉日丁的TTS体育中心接受当地《晚报》采访时,回顾了自己在中国的执教经历。2025-07-27 11:26
-
7月18日,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曾发布公告称,比亚迪与中国足协正式达成合作协议,成为中国之队官方合作伙伴,赞助周期为5年,总金额7500万元。2025-07-24 16:31
-
7月18日,比亚迪原定与中国足球的7500万元赞助合作突然宣告终止,谈判方一句“现在这风口浪尖,我们不敢冒这险”道尽了背后的尴尬与无奈。2025-07-24 15:11
-
伊万科维奇在接受克罗地亚媒体采访时证实,他已向中国足协推荐了前印度国家队主帅、现年57岁的克罗地亚教练伊戈尔·斯蒂马奇,作为中国男足新任主帅的人选之一。2025-07-24 10:48
-
7月18日,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告显示,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成功获得中国足协中国之队官方合作伙伴(汽车类)权益,正式成为中国之队新赞助商。2025-07-23 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