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霍顿下课多名国脚要求留任 曾带领国足击败日本
球天下7月31日讯 近日,记者马德兴在其《国足选帅系列谈》中回顾了一段颇具历史意义的往事,引发了关于中国足球选帅标准的深思。
霍顿
1997年十强赛后,霍顿短暂执掌中国队帅印,仅用数月便带队征战在日本本土举办的1998年戴拿斯杯。那场比赛,中国队以2比0完胜日本队,虽因范志毅最后时刻罚丢点球遗憾未能夺冠,但日本方面也对中国队的胜利心服口服。这一胜利极大提振了当时中国足球的士气,也让球员和媒体对霍顿的执教能力刮目相看。
随后,霍顿被任命为1977年龄段国奥队主教练,率队冲击2000年悉尼奥运会。但国奥队在关键的九强赛中输给韩国队,无缘奥运会,中国足协随即宣布霍顿下课。然而就在这一时刻,出现了罕见一幕:大约十五六名国脚公开表达支持,反对霍顿下课。他们的理由十分直接:“踢了那么多年球,但跟着霍顿踢了这几个月,才知道足球原来是这么踢的!”这是中国足球历史上唯一一次国脚集体公开挽留主教练,后来无论是米卢带队杀进世界杯,还是里皮主动辞职,都未出现过类似情形。
马德兴认为,这段历史值得今天的中国足球深思。主教练的名气、资历或履历固然重要,但真正能让球员学到东西,并在球场上呈现出来的,才是最核心的价值。管理层和球迷往往只看成绩与排名,而球员最看重的是能否通过主教练的指导让自己职业能力提升,这种需求是本质性的。
因此,他呼吁:选帅不应仅依赖领导者的个人偏好或行政层面的标准,而应更多倾听国脚们的声音和需求。真正决定一位主帅是否合适的,是其“教学法”——能否让球员理解并内化先进的足球理念,才是选帅的关键所在。
本站声明:以上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
暂时没有评论!
推荐阅读
-
据《东方体育日报》报道,国足新周期选帅进展迟缓的背后原因或远不止外界所见的“流程问题”,很可能是因为中国足协已难以单独拍板。
-
距离18强赛结束、伊万科维奇下课,已经过去了一个半月,备受关注的国足选帅工作却迟迟未有实质进展,甚至出现搁浅的迹象。
-
北京时间今天早上,据《北青体育》消息称,中国男足有望在今年与乌兹别克斯坦进行热身,但是球队新任主帅却迟迟未能确定。
-
近日,前中国男足主帅布兰科·伊万科维奇在家乡克罗地亚瓦拉日丁的TTS体育中心接受当地《晚报》采访时,回顾了自己在中国的执教经历。2025-07-27 11:26
-
7月18日,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曾发布公告称,比亚迪与中国足协正式达成合作协议,成为中国之队官方合作伙伴,赞助周期为5年,总金额7500万元。2025-07-24 16:31
-
7月18日,比亚迪原定与中国足球的7500万元赞助合作突然宣告终止,谈判方一句“现在这风口浪尖,我们不敢冒这险”道尽了背后的尴尬与无奈。2025-07-24 15:11
-
伊万科维奇在接受克罗地亚媒体采访时证实,他已向中国足协推荐了前印度国家队主帅、现年57岁的克罗地亚教练伊戈尔·斯蒂马奇,作为中国男足新任主帅的人选之一。2025-07-24 10:48
-
7月18日,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告显示,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成功获得中国足协中国之队官方合作伙伴(汽车类)权益,正式成为中国之队新赞助商。2025-07-23 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