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评中国足球复苏 重建青少年足球
球天下11月29日讯 澳大利亚媒体《The Roar》近日分析了中国足球近期战绩复苏的原因,认为这一变化与中国足球内部的多项改革措施密切相关,特别是领导层更替、青训体系的建设以及本土球员的崛起,标志着中国足球正在逐步走出困境。
国足
尽管中国队在2023年亚洲杯表现不佳,未能进球且遭遇惨败,但他们在2024年开始展现出复苏的迹象。尤其是在11月的18强赛中,尽管中国队仍处于积分榜末位,但他们仅落后于排名第二的澳大利亚1分,而这一差距主要源于较差的净胜球,尤其是客场对阵日本的惨败(7-0)。然而,中国队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扭转局面,连续击败印度尼西亚和巴林,展示了强劲的反弹能力,且这一成就连澳大利亚和沙特也未能做到。
背后的一些原因,首先是中国足协领导层的更替。自宋凯当选中国足协主席以来,迅速推动了改革,实施了更加灵活的管理模式。宋凯的改革意图不仅在管理层面的调整,还包括推动中性名政策的落地。自2021年起,中国所有足球俱乐部完成了中性名的更改,这一措施旨在去除过度商业化色彩,使足球更具传统和文化底蕴。
另外,青少年足球的发展也成为中国足球复苏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足协深刻认识到,长期依赖外籍球员和归化球员并非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从基层入手,培养本土足球人才。为了改进青训,足协邀请了德国和日本的专家,进行青少年教练的培训,同时,2022年成立了全国青少年联赛,并得到教育部的大力支持。
除了政策和结构性的改革,主教练伊万科维奇的更替也为中国队带来了新的动力。伊万科维奇注重年轻球员的培养,并已开始让一些青年才俊逐渐进入国家队阵容,如胡荷韬、拜合拉木、陶强龙等年轻球员的出色表现,减轻了老将如武磊的负担。这些年轻球员的崛起,尤其是在对阵印尼和巴林的比赛中,充分展示了中国队在没有依赖归化球员的情况下,依然具备竞争力。
虽然中国队距离重返世界杯仍有一段距离,且仅在2002年有过一次世界杯亮相,但从当前的发展势头来看,随着青训的重建和本土球员的崛起,中国足球的复兴似乎已经开始。尤其是18强赛C组的竞争局面愈加混乱,澳大利亚的挣扎和沙特的崩盘给了中国球迷新的希望。未来中国足球的前景依旧充满变数,但如今的复苏迹象让球迷重新燃起了希望。
本站声明:以上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
暂时没有评论!
推荐阅读
-
近日,中国国家足球队在1月中旬启动了为期10天的冬季集训。此前,国足并未设定冬训计划,但综合考虑到团队建设、技战术提升等因素,最终决定进行这次短期集训。2025-01-13 16:54
-
中国男足在1月9日开启了2025年冬训首练,此次训练虽然不是直接备战世预赛18强赛,但国足主教练伊万科维奇重视程度颇深。与此同时,国足主帅伊万科维奇重申今年目标,他指出2025年中国队的目标为小组前四,球队将力做到最好。
-
1月9日中午13点,是新一期中国国家足球队集训的球员报到时间,北京国安队的8名国脚将在此时离开球队,前往驻地酒店,开始为期10天的集训。
-
根据《北京青年报》记者的报道,中国男足将在明年1月中旬在海口市展开新一期冬训,主教练伊万科维奇计划征调约30名球员参加集训,以备战接下来的世预赛及其他重要赛事。2024-12-21 14:16
-
根据国内媒体的报道,2025年1月,国足将在冬季开始为期十天的冬训,这次集训将不耽误球员为各自俱乐部备战中超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