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年轻化国足有进步也有顽疾 定位球急需解决
球天下11月22日讯 在11月19日的世预赛亚洲区18强赛第6轮比赛中,中国男足以1比3不敌日本队。尽管输球,但相比9月首战的0比7惨败,此次比赛的表现令人看到了进步和希望。尤其是通过运动战打入一球,展现了国足战术执行上的提升与精神状态的变化。

国足
坚持战术风格,成效显著
中日足球存在实力差距,这一点无可否认,但本场比赛中国队在防守和反击上展现出了明确的技战术思路。主教练伊万科维奇延续了四后卫体系,并通过中场站位调整,强化了防守屏障。徐皓阳、谢文能和王上源构建的中场线在限制日本队突破方面表现出色。尽管控球率低,但国足在反击中创造了多次威胁,林良铭的进球更是通过快速配合完成,展现了攻防转换中的效率。
伊万坚持“攻守平衡”的战术风格,充分利用现有球员特点,尤其在反击速度上令人印象深刻。久保建英赛后称赞国足的转换节奏“甚至比部分欧洲球队还快”,这说明球队逐渐形成了鲜明的技战术特点。
年轻化带来的活力
国足此次比赛最大的亮点之一是年轻化的阵容。相较于亚洲杯时的“老将当道”,本场首发11人的平均年龄降低了近6岁。朱辰杰、蒋圣龙、谢文能等年轻球员的出色发挥,为球队注入了活力和战斗力。这种变化不仅改善了球队的精神面貌,也为未来打下了基础。
定位球防守成软肋
尽管表现有进步,但定位球的防守问题暴露无遗。本场比赛日本队通过角球打入两球,而国足在6轮比赛中因定位球防守失误丢掉10球,占总失球数的62.5%。这种情况表明,球队在定位球攻防方面存在系统性问题。
为此,建议中国足协为国家队聘请定位球教练,这在欧洲足坛已非常普遍。定位球教练专注于防守和进攻策略,并通过精细化训练提升球员的应对能力。现代足球中,定位球往往决定比赛胜负,加强这一环节将是国足继续提升的关键。
未来挑战与期待
随着18强赛进入后半程,国足的出线形势仍存在不确定性。下一阶段比赛将在2024年3月重启,中超和亚冠的赛程安排将直接影响球员状态。如何延续本场对阵日本队展现出的斗志和技战术执行力,将是球队在接下来备战中的核心任务。
尽管此次比赛未能取胜,但国足在战术执行、反击效率和精神面貌方面的进步显而易见。在接下来的备战中,通过进一步细化技战术、解决定位球问题,国足有望继续提升,在18强赛中争取更好的成绩。
本站声明:以上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
暂时没有评论!
推荐阅读
-
11月12日19:35,中国U22国足在熊猫杯国际邀请赛首战中迎战越南U22,新任国足主帅邵佳一亲临现场观战,这也是他上任后首次公开亮相。
-
韩国媒体《khan》近日撰文分析中国足协任命邵佳一担任中国男足主教练的背景,指出受限于最高 200 万欧元的年薪预算以及多名热门候选人的拒绝。
-
据《体坛周报》记者马德兴报道,邵佳一能够在多名本土候选者中脱颖而出,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其教练组的“土洋结合”配置得到了高层的认可。
-
据央视新闻消息,经过公开、严格的选聘程序,中国足球协会正式决定聘任邵佳一担任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主教练。
-
在11月5日进行的第十五届全运会U20男子足球小组赛中,浙江队凭借王钰栋的1进球1助攻,以2:1力克实力强劲的山东队,重新点燃晋级希望。2025-11-06 15:26


